致力于健康管理,讓生命更有價值 健康熱線:0431-87059000,81807160

健康知識

當前位置:首頁-健康知識

動不動就一身汗

發布時間:2022-07-01 點擊量:251
于春林

  動不動就一身汗,是“體虛”還是在“排毒”?警惕這種汗!

  

圖片1.png


  汗,幾乎與你終身相伴。高溫下體育運動和勞動,一日最多出汗量可達6—10升。所以,汗對人體至關重要,絕非“廢物”。

  

  

圖片2.png


  經常出汗是什么原因?有的人在稍微走動了下,就大汗淋漓,卻不知道為什么,竟比平常人更容易流汗,下面一起盤點下為什么那么容易出汗。

  出汗越多,“排毒”越多?

  個體的體質不同,出汗量也有所不同,出汗量多少還與氣溫環境、體力勞動的強弱程度等有關。

  據科普中國介紹,24小時內,正常成年人在不知覺中蒸發的汗液能達到600~700毫升,相當于1.5瓶的礦泉水的量。

  而在夏季,出汗量較大的群體尤其是室外勞力工作者,一天的出汗量甚至能達到1000-3000毫升,約2-6瓶礦泉水的量!

  

圖片3.png


  我們常聽說出汗能“排毒”的說法,其實,汗液只能排出人體體內一小部分的代謝“毒素”,完全依靠出汗來進行排毒,是不靠譜的。

  人體產生的代謝產物,也就是民間所說的“毒素”,主要通過三個途徑排出體外:尿液、糞便和汗液。

  其中,最主要的途徑是尿液,其次是糞便,汗液所占比例很小。因此,如果想要通過出汗來排出體內代謝產物,其實是非常微量的。

  如果按照民間的觀念,和出汗相比,良好的腎功能、胃腸消化功能其實才能更有效地排出代謝產物,避免“毒素”在體內積聚。

  常見的出汗方式

  1、自汗

 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“自汗”。

  自汗多因肺氣虛弱、衛陽不固、津液外泄所致,故常伴有神疲、乏力、氣短、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癥狀。

  多見于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。

  2、盜汗

  入睡則汗出,醒后則汗止。

  盜汗多因陰虛而致,陰虛則陽亢,陰不御陽,津隨液為汗,故常伴有五心煩熱、失眠、口咽干燥等癥狀。

  常見于肺結核浸潤期患者。 3、戰汗

  即全身戰栗后汗出,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。

  如戰汗后熱退,脈靜身涼,表示邪去正安,元氣恢復,是一種好現象。

  若汗出后四肢厥冷、煩躁不安,表示正不勝邪,正氣隨著虛弱下去,則是危重癥候。戰汗多見于各種傳染病的初、中期。

  

圖片4.png


  4、絕汗

  指病情危重,正氣衰弱、陽氣欲脫時,汗淋漓不止,多伴有呼吸急促、四肢厥冷、脈象微弱,時有時無等危癥,是陽氣將絕之象,多見于心衰、虛脫的病人。

  5、頭汗

  出汗僅限頭部。多因上焦邪熱,或中焦濕熱郁蒸所致,多見于陽明熱癥和濕熱癥。若見于大病之后,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,則多為虛癥。

  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,是屬虛陰上越,陰虛不能附陽,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。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,若無其他癥狀,則不屬病象。

  出汗多的解決方法

  1、注意勞逸結合,不可勞累過度。

  2、注意運動鍛煉,增強身體素質。

  3、注意飲食調理,古人說“藥補不如食補”。

  自汗者宜吃雞、鴨、魚、蛋、山藥、扁豆、羊肉、桂圓、狗肉等,盜汗者宜吃魚、甲魚、烏龜、蛤士蟆、豬肝、白木耳、菠菜、白菜等。

  4、自汗者不宜吃生冷的瓜菜,少吃涼拌的菜肴;盜汗者不宜吃辛辣的食品,盡量少飲或不飲酒。

  5、控制自己的欲望。

  6、多飲水,保持體內的正常液體量。

  如何排出一身健康的汗?

  大量流汗易造成脫水,如果糾正不及時,身體會電解質紊亂,可出現肌肉痙攣、抽筋、惡心、嘔吐、眩暈等不同程度的癥狀。

  因此,及時補水是關鍵。尤其是在夏季,要每天主動足量飲水,不要在感到口渴時才飲水,養成定時主動飲水的習慣。

  我國的膳食指南建議,成年男士每天飲水1700毫升,成年女士每天飲水1500毫升。

  當然,飲水量不是固定的,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。比如運動時、戶外作業時、氣溫高時,就可以多喝。

  

圖片5.png


  平時盡量穿透氣性好、吸水性好的材質的衣服,出汗的時候毛孔張開,不要對著風扇、空調直吹,以防感冒。

  出汗之后,應及時用干毛巾擦干。出汗多的人,要勤換衣物,注意保持經常坐臥的家具、衣物干燥清潔。

  夏日出汗過多,還要預防調護,注意加強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,并勞逸結合,避免憂思煩勞過度,少吃辛辣刺激食物。

  而對老年人來說,微微出汗是最好的出汗狀態。最適合老人出汗的運動項目是游泳,能幫助人體排汗又不至于體溫上升太過。

  其次是快步走、慢跑,或八段錦、五禽戲、太極拳等傳統養生功法,以達到溫和排汗的效果。

  戴口罩易流汗怎么辦?

  溫度升高,很多人戴口罩就容易冒汗,怎么辦?

  戴著口罩如果額頭先出汗,且汗不是特別多,直接拿紙巾擦掉即可。

  如果汗特別多,多到需要摘掉口罩擦的話,口罩的防護效率就很低了。

  因為口罩的特殊結構,接觸太多的水分或者汗液,口罩中間的保護層保護效率就下降,建議直接扔掉,擦完汗換新口罩。

  此時,無論是摘掉一邊擦完了再戴上,還是把口罩掀起來擦汗,都不推薦。

  全身異常多汗要注意!

  出汗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正?,F象,但也有不正常的“汗”,比如多汗癥。多汗癥又可分為疾病性和功能性失調。

  功能性多汗一般與精神因素有關,如精神緊張、情緒激動、憤怒、驚恐及焦慮等,多是身體局部出現。

  像手、腳、頭面、腋下等地方出現的多汗,大多都是因為控制該部位的交感神經功能過于亢奮或異常生理反應,導致不受外界溫度影響出現汗腺異常分泌亢進。

  

圖片6.png


  但也有人是因為身體疾病而造成出汗的增加,多見于內分泌失調和激素紊亂,如甲狀腺功能亢進、垂體功能亢進、妊娠、糖尿病、神經系統疾病、發熱性疾病以及一些遺傳性綜合征等。

  治療全身性多汗癥關鍵在治本,即重點是醫治與之相關的基礎疾病。

  治療局部多汗癥以局部處理為主,包括外用藥、內用藥,如果長期服用湯藥治療效果不明顯,可選擇進行手術治療。

  警惕:這種汗可能是心梗的前兆!

  中暑和心梗都會出汗,中暑時出汗部位通常在前胸、后背、額頭、脖子、腋下等。

  但心梗發作時,出汗部位則在脖子、額頭、手心、腳心等,而且多為冷汗。所以要學會辨別心梗前兆和真正中暑的癥狀。

  心梗發作時,皮膚溫度相對較低,即俗稱的“冷汗直冒”,但中暑出汗時,皮膚的溫度則相對升高。

  心梗的病人大多有冠心病、心絞痛、高血壓等病史,假若心絞痛在近一個月內癥狀逐漸加重,且持續時間較以前長,這是臨床上所指的不穩定型心絞痛。

  特別要警惕心梗的發生,而不要因為冒冷汗、頭暈而誤認為中暑。

  大熱天冒冷汗,就是“體虛”

  這種情況并不少見——特別是老年人、更年期的女性,不僅夏天容易出汗,冬天也會出大汗,平時還特別怕冷,手腳、后背容易發冷,一發汗就感覺冷汗在身上流過一樣。

  

圖片7.png


  從中醫的角度看,有的人覺得這是身體虛了的表現,進補之后果然好了不少。但有的人“照方進補”,卻不見效果,這又是為什么?

  劃重點!出汗多未必是虛!

  出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。生理性出汗主要和氣溫、衣著等有關,而病理性出汗的原因很多。

  中醫認為,出汗與氣血陰陽的虧虛、藥物的作用等有關系,也受風熱、濕熱、暑熱等影響。從出汗的時間和伴隨癥狀分為自汗、盜汗、戰汗、絕汗、黃汗。

  比如,中醫自汗中的陽虛自汗——指人體不因勞累、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。如果進補得當,自汗是可以得到改善的,但其他自汗的情況未必就是虛了。

  

圖片8.png


  圖片9.png


 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:文章內容來源網絡,轉載僅作為健康知識分享用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我們尊重原創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處理!圖片來源:文章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我們尊重原創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處理!

  


網站首頁 | 中心簡介 | 優惠套餐 |體檢環境 |健康知識 |聯系我們
地址:長春市南關區解放大路與吉順街交匯    電話:0431-87059000,81807160
版權所有:長春南關區華領體檢醫院    吉ICP備2021003782號-1
深耕香港 厚積薄發
天天操天天上天天莫_18禁止国产极品_未成年人禁看69网_操人人爱操人人国产
<option id="xrisi"><span id="xrisi"><tr id="xrisi"></tr></span></option>
<menuitem id="xrisi"><address id="xrisi"><dd id="xrisi"></dd></address></menuitem>
  • <menuitem id="xrisi"><optgroup id="xrisi"></optgroup></menuitem>

    <track id="xrisi"></track>
  • <menuitem id="xrisi"><optgroup id="xrisi"></optgroup></menuitem>

    <bdo id="xrisi"></bdo>